新闻中心
人机协同“奥运”盛宴:探析未来共融之道
在刚刚落幕的北京冬奥会之后,全球的目光再次聚焦于国家速滑馆“冰丝带”,因为这里正在举办一场机器人界的“奥运会”——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。来自全球16个国家的500多台机器人齐聚一堂,展开了一场速度与技术的较量,为观众们描绘了人机共融的未来图景。
这场运动会中,机器人跑步赛道的激烈竞争令人印象深刻。1500米决赛中,北京灵翌科技队的H1机器人以6分34秒的成绩夺冠,另一台宇树科技队的H1获得第三名。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表示,这款机器人是公司成立后做的第一款人形机器人,预计到2025年,其速度将达到3.3米每秒,而此次比赛的平均速度已经达到了3.8米每秒。
此外,来自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天工机器人以6分55秒的成绩获得亚军。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CTO唐剑表示,天工是全场唯一全自主导航完成比赛的机器人,这标志着机器人“大脑”技术的革命性进步。
值得一提的是,这次运动会还首次推出了全自主5V5足球赛。清华大学火神队作为种子队,在机器人足球世界杯中夺冠,此次赛事再次展现了其多机协同算法能力。
在工业、医药、酒店、仓储等四大类场景赛中,机器人运动员们不仅展示了速度和力量,更展现了实实在在的干活能力。北自科技队的轮式双臂机器人在药品分拣竞技中表现出色,而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“天轶2.0”则在物料整理竞技中包揽冠、亚军。
这场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不仅展示了机器人产业的最新成果,更折射出人形机器人产业的未来。北京理工大学机电学院机器人所教授陈学超表示,这次比赛参赛规模之大、涉及项目之多,是前所未有的。他认为,这次比赛有助于推动机器人技术的进步,并为机器人产业培养更多人才。
财经专栏作家信海光表示,要客观看待机器人的发展进程,通过真实赛场的考验,来推进技术与产业的不断完善。他相信,在不久的将来,人形机器人有望进入家庭,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。
总之,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为我们展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机器人盛宴,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机共融的未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