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人选拔挑战重重,备战下一届奥运目标明确
中国男篮教头杜锋直言,相较于世界杯,落选赛的挑战更为艰巨。继李楠离任后,杜锋接棒成为球队新帅,面对这一“棘手难题”,他透露出对年轻球员的培养渴望,期望在2025年世界杯与2025年奥运会时,球队能焕然一新,“明年6月的奥运落选赛,正是我们蜕变之路的起点。”面对落选赛,杜锋也深知任务的艰巨性,“众所周知,落选赛竞争残酷,其难度远超世界杯。我认为,此次比赛更多是为了考察未来四年世界杯和奥运会的梯队建设,挖掘更多有实力、潜力的球员,让年轻球员亲身体验与欧美强队的差距,感受世界大赛的氛围。如何缩短与欧美强队的差距,是我们当前面临的最紧迫问题。”
对于落选赛的前景,杜锋表示:“用一句话概括,这是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,但我希望大家关注比赛的过程。球员们在场上的表现如何?数据上是否有所提升?比如罚球命中率、外线三分命中率,以及比赛流畅度。此外,他们在落后或大比分落后的情况下,是否依然保持斗志,展现出中国女排般的战斗精神?”
然而,对于CBA本土球员,杜锋显然并不满意,“近两年CBA的数据统计显示,前20名的得分、篮板几乎全由外援包揽,国内球员多为配角。”他认为,无论是投篮、突破还是传球,他找不到特别突出的球员,“但培养本土球员仍需依靠联赛,国家队仅有两三个月的集中时间,通过6到8场对抗赛,远远不够。”
下届世界杯和奥运会,中国男篮的易建联几乎已经无法依靠。“球队青黄不接,并非几年就能解决,姚主席也暂时无法改变,可能需要几代人共同努力,我相信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。”杜锋认为,年轻球员在能力不足的情况下,应更多地学习欧洲篮球的风格。(记者 黄一可)